实验室要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正文

刘生忠教授团队再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7-06-14  点击:[]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纳米科技专项立项名单,我校参与的“新型纳米材料高效结构优化、功能预测及材料设计(2017YFA0204800)”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2360万元,这是刘生忠教授团队继2016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纳米科技专项“钙钛矿电池关键材料设计制备及高性能柔性器件(2016YFA0202400)”获批立项后再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等五家单位共同承担。我校是第二课题单位,由刘生忠教授团队负责“可见光光解水与低碳能源转化催化材料的模拟与设计”,参与人员为刘生忠教授、闫俊青副教授、赵奎副教授以及师资博士后靳志文博士。

该项目预期在光解水和低碳能源转化催化材料、相变和低维电子自旋材料四类重要纳米材料,发展其结构与功能的高性能模拟理论方法,并用发展的理论方法筛选出高性能纳米材料。重点发展快速准确的纳米结构多尺度全局优化理论计算方法、表面反应路径和相变路径优化搜寻算法、以及筛选四类纳米材料的多尺度高通量计算方法。该项目的实施可提升我国在能源与纳米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推动该类理论计算以及材料设计应用进程,为我国新型材料的设计以及产业发展提供原创性动力。

2016年,我校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纳米科技专项“钙钛矿电池关键材料设计制备及高性能柔性器件(2016YFA0202400)”获批立项(国科高发计字[2016]14号),项目总经费3395万元。该项目组织了华北电力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四家单位进行协同研究,执行年限为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我校作为课题单位,由刘生忠教授团队具体实施,负责“高性能钙钛矿太阳电池设计、制备与工艺技术研究”课题,共获资助科研经费848.75万元。

刘生忠教授领导的团队是国内外较早从事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的团队之一,在平面和柔性钙钛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包括采用独特的界面修饰方法,平面异质结电池效率达到19.62%;发展了优质的TiO2和Ni2O5电子传输层的低温沉积工艺,制备的柔性钙钛矿电池效率达到18.32%。这些成果都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有效地提高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以及青年教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体系的认识,促进科研团队建设及青年科研人才迅速成长,提升学院科学研究水平,对我校“双一流”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背景资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将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改委、工信部共同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农业农村部、卫计委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形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